2030年50万辆!高盛预测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十年增700倍
出租车(Robotaxi)将达到50万辆,市场规模在2035年有望达到470亿美元。
报告称,Robotaxi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将为早期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早期入局者带来非常大机遇,也为汽车半导体和零部件等相关供应链公司能够带来投资机会。
另外,称,与美国相比,中国在Robotaxi市场的商业化进程中已明显领先,主要得益于更有利的监管环境、基础设施的快速适应以及更高的消费者接受度。
分析师Allen Chang、Verena Jeng等人在研报中称,2030年,中国十大主要城市将运营50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他们都以为,Robotaxi是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最早、最明显的途径之一。
这主要得益于一线城市消费者接受度的逐步的提升,和因车队成熟和司机退休导致的人力司机供应趋紧,以及政府和保险业对行业增长的支持。
高盛预计,到2035年,每辆Robotaxi每天可创收69美元(2025年为36美元),这将高于传统网约车平均每天28-56美元(约合人民币200-450元)的收入,根本原因是Robotaxi的运营时间更长。
目前,Robotaxi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和重庆等十多个城市投入运营。
高盛称,早期进入市场的企业如(Pony AI)、(WeRide)和百度Apollo将从中国向无人驾驶出行加速转变中受益。
高盛分析师为客户提供了Robotaxi运营商、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公司的清单,这一些企业将从中国Robotaxi的崛起中获益。
报告还指出,与中国相比,美国的Robotaxi运营进展相对滞后,根本原因是监管碎片化、基础设施适应速度较慢以及公众情绪更为谨慎。
在美国,Waymo(前身为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部门)、Zoox、Cruise和特斯拉等公司目前要么处于测试阶段,要么仅启动小规模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