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有关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给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来源:乐鱼买球    发布时间:2025-09-19 08:46:22

  央广网北京9月18日消息(记者李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财经态度》报道,工业与信息化部17日就《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从多个维度规范了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能力。比如:要求车企必须明确的标注辅助驾驶的系统它所适用的场景、道路类型、天气条件和能力的边界,避免驾驶员因误解系统功能而过度依赖。此外,征求意见稿还要求减缓风险与安全停车,同时车企必须规范宣传行为,严禁或者避免夸大功能等。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认为,强调产品的“安全”基线是此次标准出台最重要的核心。

  征求意见稿中还强调,一旦系统激活期间驾驶员出现手部脱离、视线脱离,系统应发出提示以及报警,并在驾驶员未及时响应系统报警的前提下可控地退出激活状态。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部分驾驶员过度依赖系统导致分心驾驶,或者遇到一些极端的天气,系统要自动降级或者退出。这样的安排直面了当前辅助驾驶系统的滥用问题,也为未来相关研发和创新提供了改进的方向。它的核心在于将安全责任从驾驶员部分转移到系统,推动人机共驾向更可控的方向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为775.99万辆,同比增长21.31%,渗透率升至62.58%。日前发布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中也提出,“有条件地批准L3级无人驾驶车型生产准入”。章弘分析,在此背景下,此次针对相关安全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将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升级与市场分化带来重要影响。他认为,未来,L3级车型将成为市场之间的竞争的焦点,补贴政策将对搭载L3级及以上的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予以倾斜,带领企业将资源向比较高阶层的智能驾驶领域转移,推动技术普惠化并缩小车型价格差距,从而加速新能源汽车从高端消费品向普惠出行工具的转变。

  章弘还强调,车企与供应商将形成供应链的深度绑定,这会重构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链协同与生态,推动产业链从买卖关系转向生态共建,重塑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未来头部企业的优势有一定的概率会进一步扩大。

  近期,A股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概念股表现活跃,市场人士于浩东认为,当前行业正处于爆发期,投资者应关注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系统相关的细致划分领域,有望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他建议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聚焦感知系统或者安全系统、决策层芯片以及无人驾驶解决方案的相关企业,这些领域有望迎来更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