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继续的交通 可继续的开展】“慢火车”变身村庄复兴“致富车”
现在,我国根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准不断提高。尽力保证大众公正享有交通服务权力,以交通调和促进社会调和。僻远区域开行的公益性“慢火车”站站停、低票价、公交化,架起了山村与城市的交流桥梁,成为沿线公民的“公交车”“致富车”。
早上6时,天刚刚亮,广东省廉江市河唇镇横窝村果农吴乃远、黄桂平配偶就骑着摩托车来到自己家果园摘果。他家有十亩地,栽培番石榴、杨桃、荔枝、龙眼等生果。
吴乃远、黄桂平配偶把摘好的几筐生果抬到摩托车货架上,便匆促赶往河唇火车站,预备乘湛江至南宁K9314次列车去玉林出售生果。
50岁出面的吴乃远祖辈都是靠卖果为生,曾经他爷爷那辈就挑着担子步行去外地卖果,出去一次好几天才干回来。1956年,黎湛铁路注册运营,火车开到家门口,当地果农开端乘火车去外地,一朝一夕构成“担担军”,一向连续至今。吴乃远参加“担担军”已有二十余年,依托卖果收入,他们家甩掉了贫困帽子,供三个小孩读完了大学,前几年还盖了新房,日子跳过越兴旺。
从广东湛江到广西南宁的K9314次列车,全程438公里,途经河唇、文地、玉林等10多个车站。河唇果农们最远挑到广西玉林卖,车票才18.5元,比轿车廉价一半以上。黎湛铁路注册了几十年,挑着生果的“担担军”把山里的生果卖到了各地。
半个多世纪,绿皮“小慢车”变成了空调列车。现在,当地不少果农靠卖果致富,改进了日子,盖起了小洋房,开起了小轿车,改变了出售形式,“担担军”的人数逐年削减。但不变的是,黎湛线上的绿皮火车仍旧日复一日运转着,为沿线大众带去幸福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