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看智能汽车新趋势车企该如何破局?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无人驾驶再次成为热点议题。包括雷军、朱华荣等在内的多位代表委员提出推动我们国家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提案和议案,呼吁修订《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法》,并推动无人驾驶汽车规模化落地应用。
在代表委员们寻求无人驾驶汽车合法上路身份的同时,以百度等为代表的企业已经行动起来,积极推动无人驾驶汽车量产落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大范围的应用,全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这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正是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助推下,汽车产业加速变革,全力发展和普及高阶无人驾驶,成为公司竞争的新战场。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扎堆建议推动无人驾驶落地。例如,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建议,加快推进无人驾驶汽车全国性测验,力争2026年可支持高速快速路无人驾驶、城市无人驾驶等功能的量产应用。这与百度 “2026年可支持高速/城市无人驾驶量产”的目标较为一致。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建议,推动限定场景的无人驾驶先行开放。
推动无人驾驶量产落地,需要硬核技术的支撑,而不少中国企业已经有长期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百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汽车行业云服务解决方案——百度汽车云,经过迭代和升级,在2024年已经进阶至3.0阶段,其拥有的长尾数据处理、算力成本、跨场景验证等优势,有助于推动解决无人驾驶汽车量产落地的关键技术瓶颈。
具体来看,百度汽车云3.0具有三大典型特性。一是支持端到端仿真,支持大模型智能数据搜索+低成本长尾数据合成+百城城市场景仿真。二是高效端到端训练,百度百舸4.0平台能够给大家提供高性能的算力集群,全面适配异构芯片,实现万卡规模下的多芯混合训练,同时可实现训练和推理全链路优化,稳定支持万卡超大集群。三是车路云协同。
也就是说,在无人驾驶技术从研发到量产的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百度汽车云3.0可以为车企提供全链路技术上的支持,包括充沛的算力支持、算法优化适配能力、高质量场景仿真和车路协同等能力,从而加速无人驾驶量产进程。
无人驾驶的规模化落地需通过技术验证与场景拓展双管齐下。与欧美偏向单车智能路线不同,中国正在车路协同领域展开积极的探索。2024年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宣布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北京、上海、重庆、沈阳、南京等多个城市进入试点名单,大力推动车路协同。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也不乏相关声音。例如,围绕推动自动驾驶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建议,拓展试点与商业化应用,构建“车路云一体化”生态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智慧的路”支撑能力;构建国家级数据共享平台。
这与百度汽车云3.0不谋而合,其可以整合实时路政数据,包括高速公路实时路政数据、公交线路红绿灯数据、城市公路实时路政数据等,通过实时路政数据接入、城市交通流模型等功能,助力实现车路协同,推动政策落地。例如,基于百度汽车云3.0,车企能够最终靠公交车潮汐车道数据来进行路径的合理规划,帮助车主巧妙避开堵塞路段,提升驾乘体验感。
另外,百度汽车云3.0的车路云协同能力,包括整合交通管理数据、优化路径规划等功能,也间接支持了智能网联生态建设,而高效算力和数据管理技术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底层支撑。面对当前主流的端到端仿真对算力的极高要求,百度汽车云3.0的异构算力平台具备大算力储备和高效运作的优势,支持国产芯片如昆仑芯P800等。在大算力加持下,打通车路协同壁垒,百度汽车云3.0正在助力端到端无人驾驶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ChatGPT、DeepSeek等爆火,大模型“上车”已成为潮流,蔚来、吉利、长安等多家车企已接入百度文心大模型,从而帮助智能座舱在语音控制、问答能力等方面实现明显提升。例如,蔚来基于文心大模型打造的NOMI GPT,是行业领先的端云多模态大模型。此外,多个企业及机构等通过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接入并调用DeepSeek,推进智能化应用。
至于法规方面,无人驾驶的法律地位非常关注。雷军建议,加快出台无人驾驶相关法律和法规,明确合法上路身份,加快建设国家层面的无人驾驶统一标准体系。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建议,加快完善无人驾驶标准和法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指出,我国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比如萝卜快跑已经在很多城市进行试点应用,建议尽快修改《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法》等上位法,在更大范围、更多场景展开无人驾驶汽车规模化试点应用。
据悉,百度智能云提供数据合规管理工具,帮助车企确保其数据处理和存储符合有关法规要求。毕竟,随着中国《数据安全法》、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出台,数据隐私和安全法规日益严格,车企需要确保其数据使用合法合规,而百度智能云的工具为此提供了技术支持。
可以看出,通过云仿真平台和数据合规管理工具,百度智能云为车企提供了应对法规变化的技术方法。借此,车企可以更高效地调整技术方案,确保其产品符合最新的法规要求。当慢慢的变多的车企采用百度的技术方案时,这些方案有几率会成为行业内的参考标准,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和标准的形成。
作为一家科技巨头,百度智能云近年来积极与车企深度合作,利用自身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帮助车企加速无人驾驶落地,实现智能化转型。百度智能云与车企的协同效应正在加速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并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智能汽车领域的领头羊。